鋼領和鋼絲圈是一對關鍵摩擦副,其配套的合理性和制造質量的優劣,直接影響企業的單產水平及經濟效益。用好鋼領、鋼絲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,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。企業在生產中,要用好鋼領、鋼絲圈應注意以下問題。
1、注意飛圈問題
出現飛圈最好不要加重鋼絲圈,否則造成打火花;過輕也會飛圈。這時應考慮找器材廠調整圈形及選用開口公差小的鋼絲圈。
2、注意環境問題
北方秋冬季干燥,氣溫較低,鋼絲圈走熟期比夏季短,揩車換鋼絲圈最好地下灑水以減少開車后斷頭。
3、注意新上車鋼絲圈
由于氣圈張力難以檢測,從底部至頂部活動范圍大,出現底部平衡力太小,頂部又太大,可借助頻閃測速儀對氣圈形態作判斷,即落紗后裝上2或3個相鄰質(重)量的鋼絲圈,看形態、拎重量,要求無雙氣圈,不碰隔紗板與紗管頂部。對新上車鋼絲圈評定好壞,有一個直觀的辦法:如果新上車鋼絲圈在同等條件下重量偏輕,說明紡紗張力小,張力較平穩,鋼絲圈運行良好。
4、注意表面處理過
經過表面處理的鋼領,由于處理材料的原因易生銹,必須封存好。為防止生銹,鋼領換下來后最好用浸潤了凡士林的布片擦拭,也可用10號錠子油加熱后封存,用時擦干。當然,南方及沿海地區溫濕度較大,可以選用新型抗銹蝕的復合(FH)鋼領、鍍覆(SP)鋼領。
5、注意鋼絲圈更換問題
目前,企業一般結合揩車更換鋼絲圈,周期一般定為15 d,但往往品種更換造成揩車延誤數天,選用鋼絲圈壽命不可勉強,需留有余地,否則會增加毛羽及棉結,應按性價比及錠子速度選擇適宜的鋼絲圈。
6、注意鋼領鋼絲圈磨合問題
一般傳統鋼領的磨合作用是對鋼領軌道磨滑和鈍化(氧化),開始(10~20)次更換鋼絲圈時需降錠速;對合金鋼鋼領可不降速,但要縮短最初幾次的更換時間;集聚紡(不低于7.3 tex紗)啟動程序要稍長,開始至第3次更換較輕鋼絲圈,紡紗周期分別是正常使用壽命的25%、50%、75%,之后可正常紡紗。
例如生產細特紗及超細特細紗時,如是不低于3.9 tex紗,由于成紗截面中纖維根數僅約30根,大大低于國際路易特林根研究所公布的62根,紗體纖維量少,在鋼領與鋼絲圈間纖維潤滑膜不足,導致上車后造成干摩擦,從而張力增大,飛圈增加,斷頭增多。
7、注意品種問題
如果某區域機臺生產的品種檔次較高,且經常更換品種,建議選用具有長效自潤滑效果、走熟期極短的鋼絲圈,從而可使千錠時斷頭減少、毛羽減少。
8、注意鋼領鋼絲圈的保養問題
鋼領進廠后,要逐只進行檢查驗收,不可有銹斑,上口和鋼絲圈跑道不可有毛刺;普通拋光鋼領到達回磨周期時,要采用行星擦光機進行回磨和拋光;根據斷頭、毛羽等情況正確制定鋼絲圈調換周期并認真執行,防止個別鋼絲圈漏換;定期在小紗、滿紗時對錠子、鋼領兩中心活校對準,對調整了錠子位置的導紗鉤要進行復校,使其不可磨損、松動;鋼絲圈清潔器隔距工具要設計精準、偏小掌握;紡紗氣圈不可歪斜,形態要穩定,滿紗位置氣圈應有微小的圓弧,氣圈不可繃直、摩擦管頭、碰隔紗板。